关于印发绍兴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3:03:51   浏览:802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绍兴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人民政府文件

绍市府办发〔1998〕131号


--------------------------------------------------------------------------------

关于印发绍兴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的通知


 
 
绍兴市人民政府(通知)
绍市府办发(1998)131号

关于印发绍兴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绍兴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四日

绍兴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了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学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国家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浙江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级教学成果奖,市级教学成果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两个等级,授予相应的证书和奖金。
  第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教学成果,可以申请市级教学成果奖:
  (一)市内首创;
  (二)经过2年以上教学实践检验;
  (三)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并有一定影响。
  第五条 市内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按规定申请市级教学成果奖。
  第六条 申请市级教学成果奖,由成果的持有单位或个人,按照行政隶属关系逐级推荐,并向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教学成果,由主持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
  第七条 市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审一次。评审工作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获奖成果报市人民政府批准。获奖证书由市人民政府颁发,奖金从市人民教育基金中列支。
  第八条 经批准获奖的市级教学成果,须在授奖前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该教学成果的权属问题如有争议,可以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提出,报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裁定。
  第九条 教学成果奖应记入本人考绩档案,作为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晋级增薪的一项重要依据。教学成果奖的奖金,归项目获奖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
  第十条 弄虚作假或者剽窃他人教学成果获奖的,经核准事实后,由授奖单位予以撤销,收回证书和奖金,并责成有关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佛山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情况考核通报试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佛山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情况考核通报试行办法的通知

佛府办[2007]355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佛山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考核通报试行办法》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二○○七年十月三十日







佛山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

考核通报试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及时通报各区、市各有关单位向市人民政府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情况,提高信息报告的时效性、准确性和主动性,根据省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06〕71号)、省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情况考核通报试行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07〕71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佛府办〔2007〕192号)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通报、考核对象

通报对象: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央、省属驻禅有关单位。

考核对象:除中央、省属驻禅有关单位之外,全市各行政区域(或职能范围)内发生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单位均列为考核单位。

二、通报内容

(一)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预测预警信息;

(二)省、市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或高度关注的事件信息;

(三)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成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四)影响较大、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事件信息;

(五)按照市政府应急办约稿要求报送的信息。

三、通报方式

市政府应急办每月10日前以《佛山市政府办公室值班信息》(特刊)形式通报各区、市各有关单位前1个月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情况。原则上按照报送时效、使用情况、市领导批示情况和现场图像信息报送情况分别进行表述。其中,“使用情况”分“专报”、“送阅”、“综合”、“备查”、“约稿”五种,分别表示如下含义:

(一)“专报”表示此信息转报省府办公厅。

(二)“送阅”表示此信息直接报送市领导。

(三)“综合”表示此信息在编辑《佛山市政府办公室值班信息》等刊物时采用。

(四)“备查”表示此信息既未报送省政府办公厅、市领导,也未在《佛山市政府办公室值班信息》等刊物使用。如:已向市领导报送过相同内容的有关信息、不够上报标准的信息、要素不完整的信息等。

(五)“约稿”表示此信息是按照市政府应急办约稿要求报送的。

市政府办公室每年1月份通报各区、市各有关单位上年度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情况的综合考核情况。

四、考核方法

综合考虑报送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时效性、使用情况等因素,按不同类信息赋予不同分值的办法,计算考核对象全年信息报告情况综合得分,并依此进行年度综合考核,考核等次分为优、良、一般、差。具体计分办法:

(一)“专报”、“送阅”、“综合”、“备查”(不含不够上报标准的信息)、“约稿”类信息每一条分值分别为5、4、2、1、3;

(二)省领导有批示的,每一条信息奖励5分;只有市领导有批示的,奖励4分;配送现场图像或有关音视频、图片的,奖励1分;

(三)迟报、轻报、漏报、谎报、瞒报的,予以扣分。其中,迟报、轻报、漏报的,在每条信息总得分中扣50%;瞒报、谎报的,每条信息在总分中扣10分;

(四)综合得分=总分/计分信息条数。

五、具体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拓宽信息渠道,落实责任制,严格执行佛府办〔2007〕192号文有关规定,切实增强信息报告的时效性、准确性和主动性。

(二)要及时贯彻落实市领导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上的重要批示精神,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切实做好续报工作。要认真完成市政府应急办交办的约稿任务。

(三)每月通报中提出的问题,有关区、市有关单位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整改情况要及时报市政府应急办。

信息报告工作突出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并认真总结推广其做法和经验;对迟报、轻报、漏报、谎报、瞒报的单位,要按照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和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粤办发〔2006〕3号)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关于印发泸州市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协调办法(试行)的通知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泸州市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协调办法(试行)的通知

泸市府发〔2010〕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泸州市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协调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泸州市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协调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做好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协调工作,规范补偿协调程序,保障全市建设项目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86号)等有关法律及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市境内经批准可压覆矿产资源的建设项目,在其范围内有探矿权采矿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对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补偿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是压覆矿产资源补偿的主体,负责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涉及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经济补偿。

第四条 项目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是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补偿牵头协调的主体,负责搭建平台,协调项目建设单位与被压覆矿产资源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之间补偿的处理和落实。

市国土资源局、市安监局、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经委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权限协助区、县人民政府做好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协调工作。

第五条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补偿遵循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由建设单位与探矿权人采矿权人之间自行协商,签订《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协议书》。

第六条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双方协商有争议的,由建设单位与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双方在区、县人民政府协调下共同委托具有矿山设计或资产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作为补偿协调的依据。

第七条 矿山设计资质单位评估内容应包括:

(一)建设项目工程对压覆矿山资源及生产的影响,包括垂直安全评价、矿区范围及井巷工程的影响。

(二)建设项目工程垂直压覆投影范围内井巷工程加固方式及费用测算;不能继续使用原井巷工程须另凿井巷形成生产系统的费用测算;压覆采空区安全评估,补救措施及费用测算。

(三)建设项目工程对垂直压覆投影范围外不能开采开拓布局的影响。

第八条 建设项目工程全部压覆的;因安全等方面因素影响建设工程须关闭矿山的;建设项目工程垂直压覆投影范围内井巷工程不能加固,因区域地质条件又不能另凿井巷形成生产系统须关闭矿山的,应开展资源和资产评估。资源评估指剩余储量价款评估;资产评估包括:井下资产、地面资产。

第九条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建设单位或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可以向区、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调解,区、县人民政府也可以主动介入进行行政调解。调解一致的,建设单位与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签订《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协议书》。调解不成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十条 建设单位与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协商或协调一致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凭签订的《压覆矿产资源补偿协议书》、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备案资料、变更矿区范围要件及时到原探矿权采矿权审批机关申请办理相应的矿区范围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